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其实死了也就死了,偏偏这些持有者还全都积极争当发明家。他们死了之后,那些超出此界生产力太多的技术,很快便由造福百姓的工具变成祸患的根源。科技反而被冠上妖术之名大肆打压,导致这个时空的发展混乱不堪,落后其他文明起码五百年,直接导致该文明在星际时代处于极其不利的局面中,最后引发星际大战。宇宙最高裁判所不得不介入其中。
在为穿越者收拾了无数次烂摊子之后,系统索性潜伏在网上偷偷进行大规模海选,并对海选通过者开始深入全面细致的观察,排除了许多各项数值都特别高的人精,最后终于选定了陆哲这只死宅汪。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这句话的确有道理。
首先,系统认为陆哲有吸引高属性小弟(刘景深)的体制,而且这些小弟能够在浮躁的现代社会都保持着一臣不事二主的气节,完全证明持有者非凡的人格魅力。其次,持有者死亡之前有过强烈的繁育本能(想找个妹纸生娃),被拒绝也不会过度愤怒或消沉,可见不是沉迷女色之人。最后,持有者喜欢呆在家里,比较与世无争,没有看谁不爽打谁脸、不服继续打、打肿为止的爱好。但是又能够很好的处理工作中的挑战,在战斗结束后将失败者(对方代理律师)流放,并不赶尽杀绝(庭审结束各回各家),胜不骄败不馁,很有仁君风范。
外星人制造出来的系统便基于自己脑补出来的原因,认准了陆哲就是它苦苦寻觅无数个时空,终于找到的任务执行者,绝对不可能将他再放回去。
*目标躯体搜索不到……是否继续指令?继续指令存在巨大风险,请持有者知悉。*
[前世的身体都被烧成了灰,与其冒着危险回去做个孤魂野鬼,不如留在这里走一步算一步。]这么想着,陆哲犹豫片刻,最终还是点了否。
再次读了一遍自己的死讯。陆哲心中五味杂陈。
前世就这样结束了,如风过无痕,酸甜苦辣沉淀到最后,不过也就是那么几行字而已。阿深或许偶尔会怀念自己,但是这种怀念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黯淡,直到自己所有曾经存在过的痕迹都消失。这么一想,陆哲心里忽然涌上来一阵不甘。
前世自己兢兢业业按部就班的活着,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出国什么时候结婚生子全都安排的一丝不苟,如时钟般精确。这样的生活虽然波澜不惊,现世安稳,到底无趣了些。而这辈子就像是白捡来的,有机会怒刷存在感,感受不同样的人生。这样想来,成败与否其实无所谓。
前世的科技世界再好,自己也已经死了。不接受现实努力生存下去,难道还能寻死觅活不成?
生活就像强奸,反抗不了就只能躺下来享受。用这句名人名言自我安慰一番,陆哲感觉自己好受了一些。
*系统的存在是为了保护玩家,绝对不做任何有损持有者身心健康之事。请重新评价,请重新评价,请重新评价。*
看着这行正经的四号宋体黑字。陆哲忍不住满头黑线,这个号称能指导自己成为一代明君的系统……貌似有那么点……不太靠谱。
这样的辅助器,真的能够帮助自己登上人生的巅峰,成功逆袭各路高富帅吗?
可能是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系统接下来噼里啪啦打出来一行简介:任务所在地为地球的平行空间,历史从东汉末年发生了偏差。魏晋之时并未发生五胡乱华之事,但是自那以来的中国政权,却几乎都为世族所操控。
大楚王朝也不例外,楚氏本就是关中一个大士族出身,王朝的建立也有赖于关中其他三家世族(顾,卫,谢)和华北门阀(崔、卢、王、郑)的支持拥戴。虽然关内的三家士族对大楚王朝的建立有功劳,但是前面几位君主依旧用温和的政策改革削弱了世族,将其逐渐排除于权利的核心领域。如今顾卫两家已经没落,郑家也只剩一个空壳子,但是绵延数千年的崔卢王谢四家依旧屹立不倒,保有数千年来重阀阅的传统,所以士族的政治、经济地位仍十分优越,社会声望非常崇高。
到了先帝庆正年间,为了摧毁门阀任官系统,他力主废除九品官人法,改行科举取士,表面上的目的是为了择取人才,实际是为了进一步集中皇权。接着,庆正帝为了遏制地方豪强兼并土地,大量任用寒门士子,力主改革土地和赋税制度。这之后,庆正帝又指示心腹以当时大臣品位高低订立等级,重新判定《世族志》。结果改定皇族宗室为第一等,其次是一些新兴的外戚,民间声望最高的华北世族崔卢王谢之流被降为第三等。
于是,围绕着庆正帝各项改革措施,士族门阀的子弟,与进士科新锐形成了剧烈的党争。
与此同时,在后宫中,庆正帝独宠寒门女子李氏,导致崔皇后郁郁而终,声望颇高的嫡子也因为不慎坠马落下终生残疾。
到这个地步,世家已经忍无可忍,终于开始强势反击。
庆正十二年,天子突发急症英年早逝。李皇后所生庶长子楚旭登基,即如今在位的安靖帝。原本的嫡子楚悼因为性格木讷才能平庸,而且从小伤了腿,故得以平安长大,去年大婚后就藩于陇西庆远府。三字楚恒也是李皇后所出,因为年纪尚幼,并未就藩。
重要提示:S11094即将投胎为喻王楚悼的嫡子。母族为谢氏嫡脉所出二女。
之后还有一大堆密密麻麻对这个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分析,以及门阀皇族间的斗争始末。虽然看的不住揉眼睛,但是陆哲还是拿出高考的劲头一句话一句话的分析。有了这些资料,自己就不用和其他穿越前辈一样,要从古书或者丫鬟口里得知自己穿越后的生存环境了。
体会到辅助器是真的有用,陆哲那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下来一点点。
第一部 走向王座
第3章 第一章
这是公元一五七二年,即安靖六年。此时,立国二百余年,经历了十三位皇帝的大楚王朝,已经呈现出一幅江河日下的光景。
安靖帝外事仁弱,内事昏聩,根本无力振兴国本,加上出身低贱得志猖狂的李国舅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改革举动,成功将朝中新旧贵族的矛盾推向了顶点。而压制这种矛盾爆发的唯一一股外力,却是在西北边界上对大楚虎视眈眈的犬戎部落。内忧外患,时不我待。
安靖六年的冬天一冬无雪,天气却异常的冷。行人各个紧缩着肩膀。伴随着朝阳升起,第一缕阳光刺破厚厚的彤云洒落,落在平康坊观盛里的斜桥上。这里是大楚的名门望族聚集之地。
站在斜桥这边,便可以看到那头楼横堂列,廊庑四缭,台榭池馆,奇巧巨丽,各家的花园里,木映花承,迤逦横直,幽雅秀美。在这些士族门阀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被时人品评为“岩岩若孤松之立”的琅琊王、“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的清河崔、“书带屐声辅德明谟”的颍川卢以及“飘若流云,矫若惊龙”的陈郡谢四家清贵的门阀。
在严峻的政治形势中,面对着来自皇权和寒门的冲击,帝都斜桥的四大家族,在雪雨风霜的紫陌红尘里,便如《红楼梦》开场白中所讲过的一句话:这数家联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并由此在各高门大户之间蔓延出了一种曲房深邃、花竹掩映,极其幽奥的关系网。
谢家的主人是出了名的喜静,谢家的楼台堂馆也以“复得反自然”的情致称许一时。前临烟波浩渺的沅江,后有构石为山,连延数里,植木几于万株,北面有高林巨树,足使日月蔽亏,西面悬葛垂萝,能令风烟出入,南面流水周于舍下,多养鱼鸟,东面良田广宅颇有田家野趣。本朝太祖曾经称赞谢家园林“进不入声荣,退不为隐放”,是故斜桥谢家的庭院又名“隐放园”。
然而今日的谢家内宅却人来人往,全帝都最好的产婆全都被请了过来。和普通的婴儿一样,这孩子出生时没有任何异兆,史书中所言的满园花开,紫气氤氲,金龙腾空之类的记载纯属扯淡。
随着清晨第一缕暖阳透过茜窗纱,无数尘埃在这道光中浮动,一个小生命终于呱呱坠地。谢家的二女,现在已经是喻王妃的谢茂雅挣扎一夜之后,终于诞下了喻王嫡长子,也是整个大楚王朝皇族的第一个新生儿。
孩子的父亲身为先皇嫡子,却因为各种原因错失皇位,但起码这个孩子争气的走在了他的堂兄弟前面,接下来,就要看他能否将这种领先一直延续下去了。
就在此时,安靖六年的年度财务会议在行宫西苑的渔溪小筑里举行。因宫中开支过度和李国舅等乍富新贵贪墨造成的巨大国库亏空,却要求富贵锦绣的簪缨士家出钱买单。面对这种无理且蛮横的强盗行为,以斜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士族自然是坚决不能同意的。世家里不说全是精英,至少这一代的斜桥那几位掌舵人,可都不是好惹的主。
暴发户是把咱们当成冤大头了吧?四大家族还没有倒呢,就合计着要抄家了?
因此,右仆射兼户部尚书卢三顾、户部侍郎崔名庭、参知政事谢铭这些士族代表与尚书令兼太师李尚权以及李尚权之子吏部工部侍郎李世繁和小皇帝的老师中书令郭全、中央军统领于怀远,在御前财政会议上开始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
仁弱的安靖帝目光呆滞的坐在旁边,他被昨晚舅舅送来的北蛮女子迷得神魂颠倒,如今只盼着快点下朝好去嗑药补身子,哪里耐烦听那些乱七八糟的银子金子丝绸赋税,舅舅什么都好,就是太喜欢斤斤计较了点。俗!
虽然生母只是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子,但是在宫中养了这么多年,安靖帝本质里也是个世家子,而且是世家子中最流俗的那一类。前面已经说过了,大楚国库没钱,但是李家有钱啊,太后有钱啊。朝中有人好办事,李家靠着家里开的丝织作坊以及把守着江宁织造的大儿子,便迅速的收敛了大量的财富。
因为安靖帝的确是李太后亲生的,她便以一种小门小户里主妇贴补娘家但是也不会克扣儿子的心态在操持着这个国家。
所以,安靖帝楚恒不差钱。李国舅为了激发宝贝皇帝外甥在吃喝玩乐方面的巨大潜能,不论国库多么吃紧,对安靖帝都是有求必应。安靖帝有这样一位疼爱自己的模范舅公大人做其坚强后盾,便也耽于太平天子花团锦簇的享乐中,很有些世家中某些不成器纨绔那种对金银满不在乎,对美色来者不拒,对酒当歌,及时享乐的情怀了。
大楚立国二百余年,经过开国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加之安靖帝的祖父乾宁帝又是一位守成之君,三代人的财富积累是惊人的。
尽管庆正帝雄才大略推行改革,将原本充盈的国库消耗掉大半,但是剩下的那一小半已经足以让小皇帝以及整个李家过上一种及时行乐,乐得挥霍的生活。李国舅更是打叠起全副的精力,满足玩心重的少年天子种种享受,新奇手法层出不穷。安靖帝也就没有心机去烦心国家管理一类的事情,全部交给最可亲的舅舅一家。李国舅在朝中的地位便稳如磐石了。
御前财务会议上,李国舅这帮子靠着手工业作坊乍富的新贵连同保皇党与老牌贵族在朝势力唇枪舌战,争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疾步进入,俯身在安靖帝耳边说了几句话。昏昏欲睡的安靖帝精神一振,哈哈大笑道:“今天就到此为止吧。朕的小侄儿出世了,朕得去看看他。崔卿和谢卿也一同前往。至于世家弥补亏空一事,既然争议很大,便暂且搁置。舅舅提出来的‘改稻田为桑田’的国策不错,既能填补国库亏空,又有益于百姓生活,我看便由中书令定旨,世繁去执行吧。”
听完这话,在座的众位大臣表情各异,可是还没等他们出言反驳,皇帝已经带着几个太监怡然自得的出门去了。
谢铭的妹妹正是这孩子的娘亲,崔名庭的姑姑是小世子的亲奶奶。这孩子是皇上的侄儿,又何尝不是谢铭的外甥和崔明庭的堂侄呢。谢铭和崔明庭对视一眼,赶忙也出门上轿,往家里赶去。
郭全长叹一口气,他心里明白,小世子的出生使朝局的平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今上仁厚,甚至因此改变了原先定好的借机逼迫世家出血的方案,错失了这次机会,寒门这边好容易占据的微弱上风只怕便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