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轻人抱着资料和仪器在走廊中穿梭,在看见蔡余萧的时候都表现的颇为恭敬。
“蔡局长。”
“蔡局好。”
“蔡局。”
辛弃疾跟在那矮个子男人的身后,有种进入新世界的感觉。
参政院内部紧张肃穆,大家由于工作量颇大的原因,基本都没时间谈笑。
虽然胡飞和孙赐都是很贴心的好同事,但平时跟柳恣一样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偌大的办公室和公寓都归他一个人独享。
“你以后骑共享单车上下班,呃不会骑的话,我安排人教你一下就行了。”蔡余萧解释道:“出入都直接扫二维码,你的手机和手环上都有,应该会用吧。”
“会用。”
“基本的办公软件都学会了吗?”
“学会了。”
“很好。”蔡余萧把他领到工位上,低头抄来一张纸写下了一行账户名和密码。
“蔡局,”旁边的秘书走了过来,把准备好的单子递到了桌子上。
辛弃疾看了眼那个账号,好奇道:“这个是行政账号么?”
“是我昨天帮你申请的。”蔡余萧眨眨眼道:“作为我的助手和书记官,你的主要职责就是帮我整合资料,再根据实验结果和需求提供对应的信息。”
秘书大概意识到蔡局长有意亲手教他,非常识趣的去忙自己的事了。
“资料的位置,在知网。”
知网?
那是什么?
谈话之间,蔡余萧已经拿过了键盘,开始帮他输入账号。
进入页面有个巨大的LOGO,中文写的是知网,英文则是HNKI。
“这个东西的存在,等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蔡余萧跟他解释着检索和相关的用法,一边说明这个东西存在的意义:“虽然时空异变之后,我们就进入了局域网的状态,好在镇子的数据库一直有同步更新备份的设置。”
从1998年世界银行提出这个概念起,各国都开始建立自己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
他们用数字图书馆储存了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同时也将国家80%以上的知识信息资源进行了数据化。
从社会科学到信息科技,从医药卫生科技到经济管理,可以说全门类的知识都完成了储藏和分类。
“现在各局都开放了访问和下载权限,但小赵那边也进行了相关监控,”蔡余萧调侃道:“你要是搜索什么违禁字词,可能会触发网警监控,会有人来抓你的哟。”
实际上,有关军工和核心科技等领域的资料,现在被设为了禁止访问的状态,哪怕他有意窥探也没办法进去。
辛弃疾点了点头,接过了那张秘书递来的打印纸。
左边写的是注意事项和要求,右边写的是对应词条——
水田灌溉
植株培养
水稻增产
大棚技术
……
“这些词条需要你一个个检索和下载相关内容,具体要求在下面也写好了。”蔡余萧打了个哈欠道:“既然办公室软件都会用,那多的应该不用我教吧。”
“请问,”辛弃疾好奇道:“需要我把这些都编成一本书吗?”
“编书需要其他的软件,你先把PDF文档按顺序放好,文件名命名规则纸上有写。”蔡余萧的手机响了起来,明显还有人催他办别的事情,他眨眨眼笑道:“欢迎来到农业局。”
辛弃疾学过打字,也明白文件的下载和保存方式。
他仔仔细细的读完了纸上的所有要求,再次抬头看向了那个知网的标志。
也就是说,这个就是虚拟的国立图书馆?
所有的科学知识全都在这上面?
他随意找了一个词条,输入了进去。
点击搜索之后,大量的对应论文出现在了下面。
这些——这些都是种植水稻的技术?!
那青年懵了半天。
他虽然自己没有实际上种过田,可耕作之律还是清楚的。
这千百年来,种田不都是播种除草、浇水除虫?
由于蔡余萧走之前说先适应下环境,今天没有工作进度要求,他犹豫了一下,打开了搜索引擎,开始在内部数据库里找‘农业史’。
现在的时间点,是宋朝,并不清楚是公元多少年。
但从2030年放眼回望,已经被整理出了清晰的农业发展史。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到化肥和农药的兴起,再到后期的规模化养殖……
辛弃疾几乎是下意识的用手捂住了嘴,不敢惊呼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