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宠坏_第167章

睡芒Ctrl+D 收藏本站

  这幅画……太眼熟了,实在太眼熟了,《千山图》这个名称是现代人取的,所以韩运听见时还没反应过来。

  这幅画在他的收藏中,算不上是赵嵇最好的作品,但韩运个人是挺喜欢的,所以临摹过几幅,临摹毕竟是临摹,再像也比不上真迹。

  而韩运依稀记得,他家的库房里,好像还有这幅画来着……那问题来了,博物馆收藏的那幅残卷、现场突然出现的剩下半卷,又是什么?

  “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极富想象力。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主持人介绍后,把话题抛给嘉宾:“刚刚韩运说他喜欢赵嵇是不是?”

  韩运点头说是,主持人道:“真迹就在现场,你要不要过来看一眼?”

  他们嘉宾都是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真迹的,不过还是得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

  韩运绕着展柜走了一圈,主持人跟他聊天:“在古代书画家里,赵嵇是比较冷门的,他更杰出的才能应该是表现在思想上,韩运你怎么会喜欢他?”

  韩运不疾不徐:“赵嵇善画山水,能自出新意,别成一家。他退隐官场后,就隐居山林之间,危从终日,早晚观察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景色。虽风寒月认错,也不停歇……”

  他所说的这些,和历史书上的知识很不一样,在他退隐官场过后,有关他的生平就再也没有记录了。当场有专家说:“你的依据从何而来?”

  韩运不知现代的历史书是怎么写的,他说的都是他知道的事实,问他依据,他怎么知道。

  见韩运答不上来,郑之闻主动替他缓解尴尬:“韩运你不会是被什么野史书给骗了吧?那些都不是真的历史,都是编造的,你可千万别信啊!”

  专家早在鉴定之初,就知道这半卷画是郑之闻提供的,这半卷,恰好能和博物馆收藏的画合二为一,说明这是真迹。

  其实在他们看来,赵嵇的在书画上的造诣很一般,画里瑕疵不少。不过古画嘛,历史价值远超其实际价值。

  韩运解释:“其实……《千山图》,就是他隐居山林后所绘,是他晚年的作品之一。他在书画上的造诣,我个人认为,可以和《富川山居图》比拟。”毕竟是他崇敬的画家,韩运对他的非常推崇的。

  但他的鉴定,却让现场嘘声一片:“这哪里能跟《富春山居图》相比?”

  “这一幅临摹作品,自然不能跟《富川山居图》比较,但赵嵇的真迹,却是不比黄公望要差……”

  一听他居然说这是临摹的,专家露出一脸无言的神情,郑之闻啼笑皆非,以开玩笑的语气道:“这是真迹,是真的古董,不是临摹作品,刚刚没好好听介绍吧?”

  “这是真的古董没错,而且很值钱,但的确不是真迹。”韩运言之凿凿。

  专家有的摇头,有的发笑。

  郑之闻心说,你这么牛逼,那不是比专家更厉害?可他表面上依旧为韩运解围,说:“咱们专家都鉴定过了,是真的,两卷正好合二为一,不是真的是什么?这是赵嵇唯一的传世之作!”

  只有韩运自己知道,被副鉴定为真迹的作品,是他临摹的。

  画上还有他的印章。

  专家:“为什么说这是临摹的?”

  韩运神色平淡,毫无波澜地一笑:“他的作品,气魄雄伟而且境界浩莽。用笔雄劲而浑厚,笔力鼎健。善用黑沉沉的浓厚的墨韵,厚实而滋润。而这幅你们认为的‘真迹’……”韩运略一停顿,“虽然画的不错,可终究缺了点壮阔,笔法显得稚嫩。而且……这幅画跟我家里的不一样。”

第96章

  这情况叫人始料未及, 沉默蔓延了几秒后, 现场陆陆续续爆发出笑声——如果不是顾及场合,估计大笑声能掀翻演播厅的天花板。

  韩运心里有种强烈的、要为偶像正名的想法,所以神情分外严肃:“你们要证据, 我家里就有证据, 这一幅,百分百的临摹的。”

  他说的如此肯定, 专家又忍不住拍桌道:“你凭什么这么肯定?你可知道你是在质疑,质疑每一个鉴定过《千山图》的专家!如果现场这半卷是假的, 那故宫博物馆收藏的那半卷也是假的了?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韩运仍然镇定自若, 摇头道:“我把全卷带过来,你们就知道了。”

  “你说你家的是真迹, 就是真迹?”

  韩运但笑不语,站得笔直,眼里似有光华流动, 丝毫不惧。

  这等超脱凡人的气度,反而让专家心里打鼓,因为他们根本不能确定博物馆的就是真迹,只是因为传世下来的就这么一幅, 加上落款什么的看着都是真的, 才导致当时鉴定人员一致认为这就是真迹。

  毕竟都是一两千年前的事了,谁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韩运又怎么能如此确定?

  专家望了一眼韩运腰上挂的玉佩,又看了眼嘉宾席上坐着, 表情像是在沉思的郑之闻,发现他手都攥成了拳头。如果不是因为郑之闻拿来的这半卷,正好和博物馆收藏的那半卷能够正好拼贴在一起,那他们多半会相信韩运的话的。

  节目录制时,一般来说是禁止摄像录影,更是禁止观众在节目播出前就把节目花絮放出去,

  但这时,仍旧有不少好事者,觉得这一幕太好笑了,便掏出手机开始录像。

  “《国宝能言》节目组这是请了个傻叉吧,这种话他都说得出来?”

  台下,赵鲁给导演下达指令,导演立刻宣布暂停录制,摄像机一关,郑之闻也把麦给关了,问韩运:“那你现在是准备回家拿画,证明给我们看台上这幅是假的?”

  “画几分钟之后就送到了,这个不急。”韩运到了这个时候,神情姿态是一如既往的平静淡然。他指着玻璃展柜后面的名画,道:“这幅画用的纸张乃是澄心堂纸,这是南唐时期徽州所产宣纸。薄如卵膜,坚洁如玉,妍妙辉光,细薄光润……试问,赵嵇死后百年才出产的澄心堂纸,他是怎么用上的?”

  他侃侃而谈,说的话将台下观众、台上嘉宾以及专家,都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但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这是神探吧,他这是怎么看出来的?”

  观众们大多不懂,只听见他逻辑非常分明,可他还没碰到那半卷画,隔着那么厚的玻璃呢,他是怎么分辨出用的是澄心堂纸的?

  郑之闻摘了麦,但他说话的声音,仍然传递到隔了好几米的韩运耳朵里:“你怎么知道他用的什么纸?纸都已经风化了,这么多年了,韩运,这种话不要随便说,”他直接走到舞台中央来,压低声音对他道,“现在录制因为你也被打断了,你给专家们道个歉,别耽误节目录制了。”

  韩运自动过滤了他的后半句话,转头问专家,他盯着那个专门鉴定古书画的专家,道:“周老师,您能告诉我,这副《千山图》用的是什么纸吗?”

  “是……”那位周老师迟疑了几秒,眼里是浓浓的震惊,“……的确是澄心堂纸,韩运说的没错。”

  眼见状况突变,导演立刻打了个手势,摄像机重启。

  专家作出解释:“这种纸张尤为名贵,是当时皇家专用,而且最早记载的年代,的确晚于赵嵇生平……”

  “好的,破案了,谢谢周老师的科普,”韩运微微一笑,望着台下道,“这幅画实为后人所临摹,哪怕临摹得非常好,连□□都有几分相似,画工也相当卓绝,但是铁证如山,这不是真迹。”

  郑之闻有些下不来台了,他提出异议:“但是……这也无法说明,赵嵇当时没有生产这种纸的技术!周老师,您说对吗?”

  “是有这个可能……”不过可能性非常小。

  • 背景:                 
  • 字号:   默认